第一篇: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商业策划书
第一部分 摘要(整个计划的概括)
一、公司简单描述
二、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市场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公司目前股权结构
四、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
五、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或服务介绍
六、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
七、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八、核心经营团队
九、公司优势说明
十、目前公司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
十一、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
十二、财务分析
1.财务歷史数据(前3年~5年销售匯总、利润、成长)
2.财务预计(后3年~5年)
3.资產负债情况
第二部分 综述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表述)
二、公司简介资料
三、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
四、公司管理
1.董事会
2.经营团队
3.外部支持(外聘人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等)
第二章、技术与产品
一、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
二、产品品状况
1.主要產品目录(分类、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
2.產品特性
3.正在开发/待开发產品简介
4.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5.知识產权策略
6.无形资產(商标/知识產权/专利等)
三、产品品生產
1.资源及原材料供应
2.现有生產条件和生產能力
3.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生產能力
4.原有主要设备及添置设备
5.產品标準、质检和生產成本控制
6.包装与储运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二、目标市场的设定
叁、產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目前公司產品市场状况,產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熟/饱和),產品排名及品牌状况
五、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
六、行业政策
第四章、竞争分析
一、无行业垄断
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叁、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產品情况(种类、价位、特点、包装、营销、市场占有率等)
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公司產品竞争优势
第五章、市场营销
一、概述营销计划(区域、方式、渠道、预估目标、份额)
二、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现行/计划)
叁、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主要业务关系状况(代理商/经销商/直销商/零售商/加盟者等),各级资格
认定标準及政策(销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应收账款/货运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
1.主要促销方式
2.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
七、產品价格方案
1.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八、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
九、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年~5年)销售额、占有率及计算依据
第六章、投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
二、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
叁、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价格等)
四、资本结构
五、回报/偿还计划
六、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每笔债务的时间/条件/抵押/利息等)
七、投资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价值及定价依据/定价凭证)
八、投资担保(是否有抵押/担保者财务报告)
九、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
十、股权成本
十一、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
十二、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
十叁、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
第七章、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股票上市
二、股权转让
三、股权回购
四、股利
第八章、风险分析
一、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研发风险
四、生產不确定性风险
五、成本控制风险
六、竞争风险
七、政策风险
八、财政风险(应收账款/坏账)
九、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破產风险
第九章、管理
一、公司组织结构
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
四、薪资、福利方案
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章、经营预测
增资后3年~5年公司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算依据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
1.销售收入明细表
2.成本费用明细表
3.薪金水平明细表
4.固定资產明细表
5.资產负债表
6.利润及分配明细表
7.现金流量表
8.财务指标分析
(1)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
a.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b.投资回收期(pt)
c.财务凈现值(fnpv)
d.投资利润率
e.投资利税率
f.资本金利润率
g.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
a.资產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流动比率
d.固定资產投资借款偿还期
第三部分 附录
一、附件
1.营业执照影印本
2.董事会名单及简歷
3.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歷
4.专业术语说明
5.专利证书/生產许可证/鉴定证书等
6.注册商标
7.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
8.简报及报道
9.场地租用证明
……此处隐藏3261个字……坛(cdtf2014)上介绍说,今年上半年,液晶电视产量1223万台,同比增长了71%,等离子电视产量94万台,同比增长了208%。互动为王!arpu值50元
广电数字化五年的进程,也是中国各地有线运营商数字化的五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们在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14)上分别用不同的数字描绘出了自己的数字化蓝图。
华夏视联副总裁乔小燕用数字描述了华数在杭州的业务前景,平均每个用户在视频方面的花费每月已经达到了50元左右,年均600元,宽带服务包年980元,这标志着华数的业务已经进入正轨。截至cdtf2014高峰论坛召开前一日(2014年9月24日),华数通过业务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共有互动电视用户412150户,日均互动用户数是600~700户,这些都是月arpu值50元左右的用户。数据表明,互动电视用户日均开机率是30~35%,日均互动电视点击量是607284次,月平均开机率是80~85%。这些都是非常令人欣喜的数字。
从广西有线总经理李德刚提供的数字看,(来源好范 文网:Www.)广西目前已完成18县区乡镇网络整合,已经启动或经审批即将启动乡镇网络整合县18个,共联网自然村3700多个,新增农网用户18万户,做的好的县和村农网用户甚至超过了城镇的收入。与此同时,广西还计划投资近8亿元用3~5年将北部湾经济区内单向有线网络提升为双向多功能网络。
当然,广电数字化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一些看电视不是用户刚性需求的地区来说,更需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出席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14)的厦门有线总经理张瑜就有自己的心得,“早上给数字电视的用户停机,在厦门当天补交费用的为20%,持续到一周左右能达到70%”。这在南方沿海城市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不过这与厦门有线配套服务的跟进也紧密相关。
虽然与通信行业动辄1000万用户的起点相比,数字电视产业历经了5年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但是数字化带来的用户arpu值的提高确实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广电行业从之前每个月收十几元,到现在每个月可以收到二十几元,提高幅度普遍在10元左右,对广电缓解经营压力还是很有帮助的。尽管在广电收入构成矩阵图中,市场覆盖能力最强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但是在各地运营商的努力下,arpu值的提升还是不错的。
2.3亿与1766万
借奥运东风,直播卫星顺利升空、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全面铺开、地面数字电视全国运营、iptv与互联网视频等新媒体形态风起云涌,迸发出广播电视全面数字化的强大能量。在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14)上,新媒体与奥运也是与会嘉宾们不断提起的话题。
在cdtf2014上,央视网副总经理王秀云透露,8月8号开幕式当日,一共1.61亿人通过网络观看了开幕式,整个奥运期间,通过奥运授权合作网站观看的互联网用户是2.31亿人,未接触到奥运授权合作网站的互联网用户只有10%。侯自强老师补充说,通过广播电视收看奥运比例是17.7%,通过网络的是14.6%,通过公交移动是6.8%,通过手机看的是1.9%。新媒体尽管刚开始,但是已经显示出非常大的生命力。同时还有一个数字:46%的人在电视上收看奥运首金夺取瞬间,43%的人则通过网络收看奥运首金花落谁家。
北广传媒副总经理罗晓军在cdtf2014上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佐证了新媒体在奥运期间的
飞速发展。据介绍,奥运会期间,北广传媒覆盖了北京公交的80%,装车1.2万辆,有2.4万个屏幕;地铁方面,覆盖了13号、8通、5号、10号线。据不完全统计,北广传媒每天覆盖的受众在1766万人次,收视规模非常庞大。
正如侯自强老师所言,新媒体尽管刚开始,但是已经显示出非常大的生命力。新媒体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附属了,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体播放手段。
100年与10gb
无论是有线、地面、移动电视的数字化,还是新媒体的兴起,归根结底都会推动广电产业的变革。
在如何撬动广电改革这一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老师出人意料地将支点放在了小小的闪盘上。在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14)的主题报告中,李幼平院士提出,正像纸和印刷术形成了书,随着闪盘价格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下降10000倍,当以闪存盘为代表的微型存储器遇到比自己早100年出现的广播时,二者结合会形成全新的概念——库,1g、2g可以存几千、几万本书,这就是库的概念。有人统计过,1000种报纸和1万种期刊每天新产生的数据量大致是10gb左右,对卫星来说每天可以推400gb,10gb更是小菜一碟。如果新华社、歌华有线等联合研制的“新华库”能够成功的话,它将有望成为一种全新传播,能够直接扩散到农村,并通过卫星面向全球。届时,“库”可以帮助书报媒体下乡、出国,“库”可以帮助广播媒体成为下一代广播,“库”可以帮助互联媒体克服拥堵。
正如李院士所言,传播和存储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你喜欢不喜欢都会到来,甚至到来的时候你还不觉得正在来到;而中华民族“存文化于民间”的梦想,正在变成真正的现实!
第五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cdtf2014)上众多嘉宾给出的一个个数字,见证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5年来的发展,一个个崭新的数字也绘出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未来的蓝图!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规划
广电总局经过这几年的规划,对广播影视数字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制作数字化,加强数字高清节目制播能力的建设,加强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构建以数字节目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台内制播网络体系,满足多种播出平台和传播手段对节目内容的需求。
二是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市场运作、整体转换的24字方针加快大中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化的改造,大力开发网络业务,推动有线电视向双向交互、大容量、多功能发展,使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三网融合”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平台。
三是积极推进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采用数字与模拟电视同步播出的过渡方式,建立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营体系,积极推动数字声音广播技术试验,加快我国数字声音广播的发展。四是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加快建立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的传输覆盖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和全国统一的运营体系,满足移动用户随时随地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填补广播电视的服务空白。五是大力促进电影数字化,加强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电影放映体系和发行管理体系,抓紧实施资料影片数字化的修护工程,完善数字电影分发管理平台和电影数字节目库。六是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按照加快发展、主动占领、兴利除弊加强管理的要求,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传播手段,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和通信方式的手机电视,积极稳妥的发展ip电视,使广播影视节目通过多种网络传入千家万户。
文档为doc格式